在柑橘种植管理过程中,很多病虫为害症状模糊不清、不易区分,常导致用药防治不当而影响果实产量和商品性。如柑橘溃疡病和疮痂病,正是种植户们经常混淆和模糊的两病害。下面,我们就柑橘溃疡病和疮痂病的区别进行详细介绍,以便更好地进行防治。
一、溃疡病和疮痂病的区别
溃疡病为害叶片正面(带黄晕)
溃疡病危害叶片反面
疮痂病叶片正面漏斗状
疮痂病危害叶片反面症状
溃疡病果实为害呈火山口状
疮痂病果实为害呈木栓化
二、溃疡病和疮痂病的相应防治技术
(一)溃疡病
1、严格检疫:建立无病苗圃,培育无病壮苗,同时严禁病区苗木、接穗进入无病区。
2、肥水管理:合理施肥,控制夏梢抽发量,防治其感病;促使秋梢抽发整齐,做好潜叶蛾等害虫防治;增强树体,提高其抗病性。
3、冬季清园:剪除病虫枝和徒长枝,清除地面枯枝、落叶、落果,并带出果园集中烧毁,同时修剪后及时喷施国光辛菌胺醋酸盐300倍进行防治。
4、药剂防治:应根据幼龄树和结果树采取不同的方式。苗木及幼龄树以喷药保梢为主,应在萌芽后20天左右喷第一次药,在叶片转绿期喷第二次药。结果树以保护幼果为主,保梢为辅,一般在谢花后20天、35天、50天各喷药一次。药剂可选用氢氧化铜、喹啉铜等药剂防治。
(二)疮痂病
1、严格检疫:建立无病苗圃,培育无病壮苗,禁止病原带入新种植区。
2、冬季清园:结合冬季或早春修剪,剪去病虫梢、枯梢,清除地面枯枝落叶,并集中烧毁,同时修剪后及时喷施国光新菌胺醋酸盐300倍进行防治,减少初次侵染源。
3、肥水管理:合理施肥,促进新梢抽生整齐,成熟快,缩短感病时期。
4、药剂防治:以保护新梢和幼果为防治重点,在春梢萌动至芽长2毫米第一次用药保护春梢,在谢花2/3时第二次用药保护幼果,间隔3周后进行第三次用药防治。防治药剂建议叶面喷施国光络利生500倍液+国光标健2000倍,也可配合吡唑醚菌酯或苯醚甲环唑等药剂进行防治。
温馨提示:因柑橘品种因素、气候条件、生长环境及栽培管理方式的不同,柑橘的生长状况会有所不同,以上管理要点及操作方式方法、药剂防治方法和使用浓度仅供参考,必须结合自己橘园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。